這一年對我壓力挺大的,我這人一般不太有壓力,我做夢才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做夢在爬山,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有壓力的。這個壓力來自哪里呢?因為阿里巴巴是第六年,無論在國外發(fā)展,還是在國內發(fā)展,我們都是悄悄進村,迅速搶占全球市場,迅速在全球電子商務里面,我們樹立全球的品牌策劃還有國內的品牌策劃,所以整個發(fā)展是比較往底下走,而且我們不抓大企業(yè),專做中小企業(yè)服務,中小企業(yè)很少受人關注,所以我們自己覺得還行。沒想到去年東華第一次請我在這兒做主題發(fā)言,主題發(fā)言出現(xiàn)了十大經(jīng)濟人物,我自己嚇了一跳,人家告訴我是十大經(jīng)濟人物候選人,我嚇了一跳,后來出現(xiàn)了我們和淘寶和易趣的合作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后來又和雅虎合并,這一系列的行為,很多人批評我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我就習慣了,突然一下子有人說我這個行,那個行,我突然一下子懵掉了。
近一年來,我們這家企業(yè)受到太多人的關注,它收到了太多的榮譽,我覺得我們在榮譽面前突然是有一點手足無措,因為別人都說你好的時候,我覺得問題一定來了,比方說這個公司,我前一階段在公司宣布了,公司第二次處于危機狀態(tài),第一次處于危機狀態(tài)是2000年,在中國我聽說一個星期誕生1000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我馬上回去宣布公司高度危機,我說中國不可能一個禮拜有1000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誕生,如果有這樣的情況話,可能一個禮拜關掉1000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所以那個時候我回去制定高度的戰(zhàn)略,我制定的戰(zhàn)略叫“回到了中國”。但是今年我們又遇到了更大的危機及因為今年所有人看好我們,所有人認為我們一定能創(chuàng)造奇跡,有很多人以前說你不好,現(xiàn)在又說你好,現(xiàn)在90%的媒體都會說我們不好,只有10%的媒體說我們還可以,都是我們自己的新聞稿。因為這是一個虛實,你好的時候大家都關注你,把你打下來也是這樣的,所以你要忘掉這一切,回顧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作為一個企業(yè)來講,我經(jīng)常反思這個問題,什么問題可以使你最強,什么是你最強的問題,別人可以比你有錢,別人可以比你有更多的人才,但是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你想把這個夢想變成現(xiàn)實,這個巨大的理想,這個推動力,我就是想把它變成,這個想法比誰都強。所以我覺得我的公司想度過這個難關就告訴他們,從第一天的夢想,我們沒有放棄過,未來十年、二十年還是不會放棄,就是想在中國創(chuàng)辦一個世界感到驕傲的世界級的企業(yè),這個理想我們沒有放棄過。
最近有另外一個情況,由于形勢好了,我們也有錢了,政府關注了,又給我們一塊大的地,我現(xiàn)在又開始擔心,想造房子,我發(fā)現(xiàn)中國90%的企業(yè)在有錢的時候造房子,而90%的企業(yè)造了房子以后就會走下坡路。所以造房子變成風水很不好的事情,有很多企業(yè)造的最漂亮的企業(yè)就是會把這個企業(yè)搞得最壞,無論是紐約的大樓還是什么的,大家要去看一下基本上是這樣的,一個企業(yè)起來的時候大家都會關注,過度的關注會讓你的企業(yè)很快滅亡,因為你會忘掉自己是誰。在造房子的時候我跟同事分享了幾點:第一我們造房子的原則是我們在一年內怎么建設減壓,我們造的阿里巴巴的房子是我們的第一棟房子,它不會是我們最后一棟房子。第二房子是給自己員工用的,不是給別人參觀,并不是炫耀自己有多少錢多大,只要自己舒服就可以。第三點,想清楚了,但是要做得速度快,要一步步做,要踏踏實實做,所以我先說造第一棟樓。看好了,再造,我說寧肯是讓我的辦公樓越來越擁擠,在邊上造房子很吵,如果我們的員工打開說我們又造房子了,這樣心情好一點,如果發(fā)現(xiàn)公司空得連鬼都不會住的話,麻煩就大了,這樣士氣就亂了,士氣亂了公司就麻煩了,這是我對造房子的看法,我覺得榮譽太多了,就會忘掉自己,所以不要忘掉自己是很重要的。
另外,很多人關注阿里巴巴收購雅虎的案子,柳總是我們的領袖,樹立了一個榜樣,我后面講我怎么收購雅虎的,因為外面?zhèn)餮院芏啵矣X得沒有時間去解釋,也不想個解釋,但今天有這么一個場合,我想阿里巴巴為什么收購雅虎,以及外面有傳言,說我們對自己的模式不看好,所以我做了一個CTWOC,所以我們收購了雅虎,為了讓投資人看好,在我看來我根本不在乎投資人看好,因為我不是上市的,我只在乎我的三四個股東他們看好就行了。說實在的第一天起我們的股東也不看好我的模式,但是現(xiàn)在我們的股東越來越看好了,但是沒有不知道阿里巴巴的模式是干什么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最后給你錢的不是股東,給你錢的是客戶,所以客戶才是衣食父母,所以我們認識到這一點以后,我們就堅持說,阿里巴巴到底缺什么。
今年年初,我們跟淘寶、易趣之間的競爭,我發(fā)現(xiàn)越來越緊張了,我對華爾街許諾一定要把中國市場拿下,以至于我們的距離越來越拉開的情況下,我作為CEO有什么辦法把這個局面倒過來,如果我們買下百度的話,有可能讓淘寶被我打下了,所以我覺得買百度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它的訪問量非常之高,最后再去研究易趣以后,它的營業(yè)額收入那么高,它的成本跟我們是一樣的,他的錢跑到哪兒去了,我們一看大部分的錢都投入到搜索引擎,投到了GOOGLE和雅虎身上,我想萬一他收購了GOOGLE和搜索引擎,對我們來講我們不希望看到這個情況,所以在他動手之前我先動手,柳總今天說想清楚了再干,我那個時候沒有想清楚,反正我是想我先弄死他然后再干。一般人會想GOOGLE好還是百度好,我分析以后,我認為尋找雅虎做合作伙伴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們犯過七年的錯誤,今年找合作伙伴一定要找犯過錯誤的,因為每個企業(yè)都會犯錯誤,而只有犯過錯誤的人才會心疼,才會珍惜每一次機會。
第二雅虎的機會并不比GOOGLE差。第三個我們在合作中我們要問我們是想合資還是干什么,所以三家搜索引擎都給我們發(fā)出了信號,在5月1號我在美國去了硅谷呆了28個小時,我跟楊建談了10分鐘,在10分鐘我很清楚告訴他,我只對GOOGLE和雅虎感興趣。我覺得雅虎當年是我的偶像級的企業(yè),七年前我馬上把它帶進了中國,楊建第一次進中國是我?guī)нM來的,我不希望看到我的偶像企業(yè)在中國市場上連戰(zhàn)連敗,這時我覺得我們也許有機會合作,我可以幫助他改變。
我們談判也是非常簡單,我沒有請顧問公司,沒有請投資銀行,我覺得投資銀行,剛才柳總講了,很多投資銀行把事情搞得越來越復雜,裝著很專業(yè)的樣子,告訴你,你不接受對不起他,接受了對你是一個損失,所以我們全是自己做的,包括合作以后的文化整合也是我們自己做的,所以我們當時決定完全靠自己,而且在準備的情況下,我們在5月份又在上海財富論壇上,跟所有高層管理聊了一個小時,就講企業(yè)的盈利理念,領導約束和管理約束,所以我們跟CEO、高層達成協(xié)議,他們CEO說沒有想到我們能這樣想問題,最后決定我們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們希望在20至30以內迅速展開談判,你必須在月底把這個案子拍下來,你們任何授權都做任何事情,因為他比我更聰明,所以我26號到了美國,本來說28號要開簽約會,結果26號到了紐約,他們請了很多律師,很多問題被律師搞壞了,我談判的時候,那些律師圍繞100年后都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用了十幾個小時去討論,那天我談判不下去了,我很失望,我知道你們律師是按時收費的,但是也沒有這個必要。
我講一點文學性的東西,但是這是真實的,我覺得我心情不好,我有可能轉身就走,但是走之前我說講幾分鐘,第一我很失望,我以為28號可以簽約,但是沒有你們請來這么多律師,而且還圍繞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講這么長的時間;第二是我們收購雅虎并不是雅虎收購我們;第三你們永遠是收購別人,沒有學會被人收購,你們今天得學會被別人收購。他們覺得我講話這么粗魯,這么直截了當。第四在經(jīng)濟利益和控制權里面,你們怎么選一個?如果你既想經(jīng)濟利益又想控制權的話,你自己做。
如果你想控制權的話我們沒有興趣,他們很快推進以后,我們做了一個全資收購雅虎。但是外面?zhèn)餮哉f,我們又被雅虎控制了阿里巴巴從第一天起就不允許任何一家公司控制這家公司,我自己沒有控制權,我也不允許任何一家公司控制它,這是阿里巴巴公司,可能將來資金是全球化的,沒有一家公司說自己控制的。
但是這家公司不想讓任何在成長過程中能夠被人控制,所以我們想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這個辦法我覺得也是一個創(chuàng)新,模式上和體制上必須創(chuàng)新,第一是要收購它,第二又必須讓雅虎有面子,所以你收購了,你在上面投資40%,但是40%就很大了,你投票只有35%,你的董事會只有一些,這家公司我們完全收購,我們無償使用雅虎所有的品牌策劃和雅虎在全世界的技術,所以我覺得這還是不錯的,至于近的問題10個億我不想討價還價,我覺得10億現(xiàn)金一分不能少,順便告訴大家,出比10個億更多的錢的人們還有,我們買雅虎出的并不是最高的錢,但它無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收購是最麻煩的事情,真正的談判是之后才開始。
我相信在未來三至五年之內,希望大家一如既往關注我們這家公司的成長,在我們這家公司一定犯過無數(shù)的錯誤,以后我也想寫一本書叫《阿里巴巴一千個錯誤》,我也非常強勢地告訴雅虎的同事,什么東西都可以討價還價,價格也可以討價還價,文化、價值觀、使命感絕對不能討價還價。第一天起,2000年阿里巴巴就是有一個使命感、價值觀的驅動,但是我們不能讓雷鋒穿帶補丁的衣服。我不相信中國13億人中我找不到愿意為理想跟我們一起努力的人!
本文地址:
http://m.zhaozhao58.com/fhweb/post/45.html | 分類:品牌包裝策劃信息 |
次閱讀